一、二氯甲烷廢氣介紹
1、二氯甲烷廢氣是什么?
二氯甲烷在常溫是一種無色透明的液體,具有良好的溶解能力,而且由于其毒性小,沸點低,是一種難燃性的溶劑,可由天然氣或氯甲烷高溫氯化而得。但由于其極易揮發,因此在生產過程中容易造成損耗,從而對環境造成危害。
2、二氯甲烷廢氣來源
在生產過程中,免不了要進行物料的提取、輸送、抽濾等過程,而這些過程中往往會產生負壓,由于二氯甲烷本身沸點低、易揮發,更容易被真空泵或者風機抽出,造成二氯甲烷的損失,并且造成環境污染。
3、二氯甲烷廢氣處理方法
從實際應用來看,單一法較適用于低風量、高濃度的二氯甲烷廢氣,但是在實際工業生產所產生的尾氣中,大多是大風量、低濃度的二氯甲烷廢氣,這時候單一法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的問題就更為突出,不適用于實際的生產和良好的經濟效益。因此,工業上往往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兩種或兩種以上單一法的組合,綜合治理二氯甲烷廢氣。
(1)、吸附濃縮-催化燃燒法
吸附濃縮-催化燃燒法是由吸附法和催化燃燒法結合起來的一種方法,原理是通過吸附濃縮將大風量、低濃度的二氯甲烷廢氣轉化為低風量、高濃度的二氯甲烷廢氣,成為適合催化燃燒法的處理對象。
具體的操作流程是將需要處理的二氯甲烷廢氣通過吸附設備,二氯甲烷便在吸附設備中被吸附下來,當達到吸附劑的飽和吸附量或者是當出口濃度已經不能滿足排放要求時,則需要將吸附劑進行脫附才能提高二氯甲烷的去除率,脫附所得的二氯甲烷廢氣濃度較高、風量較小,便進入催化床進行催化燃燒,在300~350 °C的溫度下,二氯甲烷轉變成H2O和CO2排放。
(2)、RTO氧化焚燒
RTO熱力焚燒法不使用催化劑,但是需要使用輔助燃料將焚燒溫度提升至600°C以上,才能讓有機物徹底燃燒,該方法適用于高濃度并且濃度較穩定的廢氣處理,一旦濃度過低,便需要大量的輔助燃料,增加了能耗,而且容易熄火.。
RTO氧化焚燒技術對醫藥化工廢氣進行了處理,甲醇的去除率達到了94.8%,四氫呋喃的去除率達到了94.6%,甲苯的去除率為88.0%,乙醚的去除率為96.8%,而二氯甲烷的去除率達到了95.3%。
二氯甲烷的尾氣處理,需要根據工藝要求和排放條件,選擇合適的處理方法。目前一些藥企等企業多是采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法進行組合,并設計出最佳的二氯甲烷處理方案。
不過由于工業上所產生的尾氣中除了二氯甲烷往往還含有很多其他的復雜成分,需要考慮其他氣體對設備壽命、對去除率等的影響,現有的方法也不能完全適用每一個工況或達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對二氯甲烷廢氣的處理方法,還需要不斷地進行研究,提出更多更合適的解決方案。
二、二氯甲烷廢水介紹
二氯甲烷具有溶解能力強和毒性低的優點,微溶于水,是不可燃低沸點溶劑。因此在化工生產中應用非常廣泛,作為原料,大量用于制造聚碳酸酯;作為反應介質,在制藥等化學工業中用于制備氨芐青霉素、羥芐青霉素和先鋒霉素等;作為有機溶劑,可用作有機合成萃取劑等。廣泛的化工生產應用,使得這類廢水中含有二氯甲烷,化工企業急需尋找二氯甲烷廢水處理工藝。先來看下二氯甲烷的環境數據,如下:
沸點:40.1 ℃
水中溶解度:13.2 mg/L
相對密度(水=1):1.33
動物半致死量LD50:1600~2136 mg/kg
COD值:0.38 g/g
嗅閾:0.912 mg/L
通過以上數據得出二氯甲烷的特點:
1、沸點較低;
2、水中溶解度較低;
3、與水的相對密度較大;
因此,二氯甲烷廢水處理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1)沉降法:采用靜置方式使二氯甲烷從水相中自然分離;
(2)吹脫法:通過加熱使二氯甲烷從廢水中逸出;
(3)沉淀法:在氧存在下,二烷基胺基黃原酸鈉與二氯甲烷形成固體沉淀,而二烷基胺基黃原酸鈉是在廢水中加入二烷胺(如二乙胺,二丁胺等)、氫氧化鈉、二硫化碳生成。
三、二氯甲烷主要用途介紹
二氯甲烷為無色、易揮發的液體,味甜并具有香甜氣味和一種令人愉快的氣味,有類似醚的刺激性氣味,溶于約50倍的水,溶于酚、醛、酮、冰醋酸、磷酸三乙酯、乙酰乙酸乙酯、環己胺。二氯甲烷具有溶解能力強和毒性低的優點,大量用于制造安全電影膠片、聚碳酸酯,其余用作涂料溶劑、金屬脫脂劑,氣煙霧噴射劑、聚氨酯發泡劑、脫模劑、脫漆劑.二氯甲烷為無色液體,在制藥工業中做反應介質,用于制備氨芐青霉素、羥芐青霉素和先鋒霉素等;還用作膠片生產中的溶劑、石油脫蠟溶劑、有機合成萃取劑、聚氨酯等泡沫塑料生產用發泡劑和金屬清洗劑等。二氯甲烷在中國主要用于膠片生產和醫藥領域。